24小时播不停:

世界海拔最高高速公路隧道贯通  |   爱国者董事长称银行申请获批   |   第11届榆林国际煤博会明日开幕  |   中美能源对话:公用事业监管与清洁能源政策  |   美国康菲石油公司:油价在50美元/桶的水平将使页岩油产量增加  |   印官员呼吁靠甲烷以解决印度高度依赖石油进口现象  |   蓟县进一步抓好液化石油气安全管理工作   |   煤炭石油:港口库存低位 荐5股  |   核电——世界三大电力支柱之一  |   石油大国达成协议希望再度渺茫  |  
您的位置: 首页 >  财经新闻

为历史立证 为石油立言 

来源:     责编:     发布时间:2017-01-09

 从来没有一个行业像石油这样,开启了现代工业文明,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格局和地缘政治。

   从来没有一个行业像石油这样,为共和国奉献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孕育出大庆精神等宝贵的石油精神财富。

   从来没有一个行业像石油这样,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20世纪中叶,新中国石油工业义无反顾地将“石油”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开启了“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伟大征程。相随相伴的中国石油新闻事业,书石油风云,扬石油正气,助石油改革,让这个行业、这种精神,在笔尖凝练、升华、传承。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石油工业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需要更宏观的视野观察世界,需要更冷静的思考审视风云,需要更有力的声音凝心聚气。

   历经近两年精心筹备,1987年1月7日,一张覆盖全行业的报纸——《中国石油报》应运而生。

   今天,《中国石油报》走过整整三十年。三十而立,我们立了什么。

   我们是历史的见证人。30年来,石油工业的每一件大事,都凝固在《中国石油报》的铅字中,定格在她的影像里。

   我们是石油观察家、瞭望者。30年来,世界石油的潮起潮落,都能看到《中国石油报》勇立潮头,助力石油巨轮劈波斩浪。

   我们是正能量的传播者。30年来,《中国石油报》始终致力于传递企业核心价值观,让海内外深度了解大型国企的责任与担当。

   我们是石油工业改革发展的助推者。30年来,在中国石油重组改制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上,都“听”得到我们的呐喊与鼓舞、分析与舆论引导。

   30年来,中国石油报社自觉把新闻的创新与实践融入石油工业改革的进程:从建立全员量化规范管理体系,到打造“主流、全媒体、国际化”的石油新闻信息传播体系,特别是2011年以来,持续深入开展“抓干部、抓作风、抓管理、树形象”作风形象建设活动,“三抓一树”连续5年不换频道,矢志创新、久久为功,党组机关报的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

   回望来路,我们用执着与感动收获了“三十而立”。

   展望未来,我们掩卷深思,靠什么把激情与活力保持到下一个10年、下一个30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坚持正确工作取向;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总书记的叮嘱与希望,就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我们将以与行业发展同频共振为目标,坚持政治家办报,时刻铭记党组机关报的使命,在提升政治鉴别力、社会公信力、品牌影响力上下功夫,用新闻文化软实力筑起“石油精神”新高地。

   我们将以人才队伍建设基础,以品牌行动和平台建设为抓手,以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为支撑,用“国际思维、行业视角、专业解读、社会语系”加快转型升级,打造“主流、全媒体、国际化”的石油新闻信息传播体系,履行好“喉舌、阵地、窗口、平台、智囊、监督”职能。

   一卷历史,定位时空坐标;一腔热血,传承石油精神。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将保持定力,做历史与未来的纽带,唱好“石油声音”,助力中国石油步履铿锵!

 

 
 
 

   “四报十五刊两网”的全媒体格局

   ●2013年获得首届“中国百强报刊”称号;2015年获第二届“中国百强报刊”称号

   ●中国石油报社探索实施的“企事业单位全员量化规范管理体系创新实践”,2016年荣获全国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

   【编者按】

   昨天的新闻,是今天的历史。在本报创刊30周年之际,纪念成长、思考未来,可以重温一遍石油报记载的大事。

   重温6750期报纸的一块块版面,最强烈的感受是一幅幅石油工业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映入眼帘,一代代中国石油人艰苦奋斗的刚毅形象激荡心田。作为石油新闻工作者,我们为自己能置身于这一伟大事业、见证这一辉煌历程,深感荣幸自豪,深感责任重大。

   与时代同频,与石油共振。植根于中国石油工业这方热土,感受创业发展的律动,奉献新闻舆论的价值,我们在成长进步。中国石油工业仍在砥砺前行,我们唯有加倍努力。

   于此,本报编辑部从30年的报纸上,采撷了反映中国石油工业波澜壮阔发展历程的一些重大事件,梳理了本报在成长路上的一些所思所得,压缩成一段新闻舆论工作与时代同频、与石油共振的实践轨迹,把重温30年报纸感受到的自豪和责任,与广大石油新闻工作者共享,与广大读者共勉。

   1985年-1986年

  亿吨包干,石油工业大发展

  1978年,我国原油产量突破一亿吨,成为世界石油生产大国。1981年开始对石油工业实行一亿吨原油产量包干政策,极大调动了石油企业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原油产量稳步提高。到1985年,原油产量达到1.25亿吨。

   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1986年,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石油工业发展形势,做出“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战略决策。东部是增储上产的主力地区,西部石油资源丰富,勘探程度较低,是我国石油工业的战略接替地区。

   成立创办《中国石油报》筹备组

  1985年9月,石油工业部部长王涛主持召开党组会,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创办《中国石油报》的决定。随后成立创办《中国石油报》筹备组,赵宗鼐任第一任组长。

   《中国石油报》试刊

  1986年春节过后,中央宣传部批复同意创办《中国石油报》,当年“试刊”报纸13期。

 

 

   1987年-1988年

  三大油田稳,东部即稳

  1987年,大庆油田连续13年稳产5000万吨;胜利油田原油年产量突破3000万吨;中国最大的高凝油开采基地——沈阳油田投产,辽河油田原油年产量达到1135万吨。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成立

  1988年9月,国务院撤销石油工业部,以其所辖主要资源和资产为依托,成立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作为中国的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上游领域的生产业务,兼有部分政府管理、调控职能。

   《中国石油报》创刊

  1987年1月7日,本报创刊号正式与读者见面。国务委员康世恩撰写了代发刊词《前进!祖国的石油工业》。

   为改革发展加油鼓劲

  1988年2月,本报头版头条刊登记者来信《救救这棵干渴的改革小苗》,开创了问题型报道的先河。9月,报道石油工业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随后,推出一组报道在改革与发展中开创石油工业新局面的系列评论,得到好评。

 

 

   1989年-1990年

  “两新两高”开发塔里木

  1989年4月,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采取新的管理体制和新的工艺技术,集中全国先进的队伍和技术装备,打了一场高水平、高效益的石油会战。“两新两高”大大加快了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进程。

  1990年8月,江泽民同志视察塔里木探区,发表重要讲话并题词:“加快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系列报道结集

  1989年1月,本报开始推出“大庆油田发现30周年系列报道”,《为油而战三十年》《熠熠闪光的“生命线”》刚见报,中顾委常委康世恩同志就打电话给报社,表扬这些文章写得好。其后10篇报道结集出版。

   坚持正确办报方向

  1990年,本报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新闻工作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和中央领导提出的新闻工作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指导方针,坚持正确的办报方向。

 

 

   1991年-1992年

  “三大战略”保需求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石油工业内外环境和条件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连续8年两伊战争使油价猛涨、供应短缺,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石油需求不断增长。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党组做出“八五”计划和今后10年陆上石油工业“三大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扩大对外合作、开展国际化经营;多元开发、多种经营。

   塔里木获新发现

  1992年,塔中4号构造石炭系获高产油流,证实塔中4为一大油田。

   告别铅字排版时代

  1991年,本报开始全面应用激光照排技术,彻底告别“铅与火”的铅字排版时代。

   《塔里木石油报》创刊

  1992年4月10日,本报整建制承包的《塔里木石油报》正式创刊,开创了一种少人高效的企业报办报模式。其后一直承办到2006年,共出报1366期。

 

 

   1993年-1994年

  海外业务突飞猛进

  1993年开始,中国石油海外业务艰难起步,逐步发展壮大,突飞猛进。到“十二五”末,基本建成“五大油气合作区、四大油气战略通道、三大油气运营中心”。

   陕甘宁步入世界大气田

  1994年3月,经国家储量委员会批准,陕甘宁中部气田天然气探明储量1727亿立方米,跨入世界级大气田行列。

   积极发挥监督作用

  1993年11月,总公司“石油系统质量万里行”检查团启程,本报派出4路记者全程随团采访,连续采写刊发了一系列调查性和批评性报道,对企业发现质量问题、解决质量问题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首次出国采访

  1994年5月,中国石油代表团赴挪威出席第14届世界石油大会,本报社长兼总编辑作为代表团成员参加会议,现场进行采访现场发回报道。这是本报记者第一次赴国外采访。

 

 

   1995年-1996年

  大庆高产稳产20年

  1995年9月,大庆油田举行开发建设35周年暨高产稳产20年总结表彰大会。江泽民同志题词:“发扬大庆精神,搞好二次创业”。李鹏同志题词:“继续发扬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国务院发来贺电。1996年,大庆全年产油5600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

   原油年产突破1.5亿吨

  1996年12月,全国原油年产突破1.5亿吨,提前实现国家提出的2000年原油产量目标。

   宣传经验展示成就

  1995年9月,本报连续采写刊发6篇工作通讯,对大庆油田实现年稳产5000万吨20年的经验进行了系统报道。同时围绕陆上石油工业“八五”成果和“九五”计划开辟了《“八五”话石油》《“八五”重点工程巡礼》专栏,采写重点稿件20余篇。

   区域性报道开先河

  1996年1月,本报连续刊发《西部,寻找跨世纪的动力》《靠科技逐鹿西部》《面对新格局的思考》等三篇“加快西部油气勘探”系列述评文章,进一步引发读者对发展西部的关注和深入思考。这也是本报首次开展区域性报道。

 

 

   1997年-1998年

  塔中建成大油田

  1997年,塔中4沙漠油田建成投产,年生产能力250万吨。

   石油石化企业大重组

  1998年7月,石油石化两个集团公司分别在北京成立。此次行业重组是改革开放以来石油和化工部门最大的一次体制改革,从此形成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三大国家石油公司共同主导我国石油工业的基本格局。

   世界石油大会战役性报道

  1997年10月,本报组织第15届世界石油大会的战役性报道,组成了前期报道组。会议前后12期报纸动用了40多块版,刊登稿件300余篇,重要新闻配有英文提要。

   重要专访报道重组

  1998年,本报增刊,进入日报行列,积极探索权威性和可读性、指导性与贴近性、专业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的宣传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石油石化行业战略性重组和石油集团公司的组建。4月下旬到7月中旬,推出4篇重要专访,从宏观上阐述重组的重大意义。

 

 

   1999年-2000年

  三大石油公司改制上市

  1999年11月开始,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相继将油气勘探与生产、炼油与化工、储运与销售等油公司业务和资产剥离出来,独立发起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并分别于2000年4月、2000年10月和2001年2月,在中国香港和美国等境外资本市场发行股票、挂牌上市。

   世纪工程全国瞩目

  2000年2月,国务院第一次会议批准启动“西气东输”工程,这是堪比长江三峡工程的又一重大投资项目,是拉开“西部大开发”序幕的标志性建设工程。

   深度报道受关注

  1999年1月,本报超前推出《重组之后看市场》《重组之后看资源》等系列深度分析性报道,引起各方关注。4月6日和7日,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分别在香港和纽约上市,本报第一时间大规模报道,被社会媒体广泛转载。

  5月,本报一版刊发《辽源卖楼换回了什么》,介绍基层销售企业盘活资产的经验。总经理马富才在领导干部会议上全文朗读这篇通讯,边读边点评要求各单位学习辽源优化资产结构、勇闯市场的经验。

   报社获批注册北京

  2000年9月,经中央机构编制办公室批准,中国石油报社法人代码注册地变更为北京。

 

 

   2001年-2002年

  发现苏里格气田

  2001年1月,中国石油在内蒙古伊克昭盟地区发现特大型气田——苏里格气田。天然气地质储量规模在5000亿立方米以上。

   大庆稳产,

   克拉玛依上千万吨

  1976年至2002年,大庆油田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连续高产稳产27年,创世界油田开发奇迹。

  2002年,克拉玛依油田原油年产量上千万吨。

   行业首建新闻网站

  2001年1月,本报正式创办“中国石油新闻网”,之后更名为“中国石油网”,最终定名为“中油网”,是全国首批取得互联网新闻采编资质的20家媒体之一,也是国内首家石油石化行业新闻网站。

   西气东输万里行

  2002年7月,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开工,本报刊发《气势磅礴的大决策》等7篇通讯,在全系统引起读者广泛关注,随后又推出“西气东输全线开工特刊”。9月,本报精心策划和组织了“西气东输万里行”新闻采访活动。

 

 

   2003年-2004年

  紫气东来通上海

  2003年10月,“西气东输”工程东段建成贯通,长庆油田天然气向上海供气,10月7日抵达上海。同年,西气东输源头工程克拉2气田产能建设工程正式启动。

  2004年8月,西气东输管线全线贯通。10月,西气东输工程全线投产,塔里木天然气和长庆天然气同时向管道供气。12月,西气东输供气主力气田克拉2气田建成投产,全线商业运营。

   参与实战引导舆论

  2003年12月,中石油集团联合公安部、中石化集团共同主办了油区治安专项整治新闻行动,由本报与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宣传局共同承办。活动在12个省区展开,抓获11名不法分子,捣毁土炼油26座。公安部领导评价这次活动“既参与了实战,又引导了社会舆论”。

  2003年12月,本报派出记者深入“12·23”事故现场,在第一时间如实准确地进行了报道,积极引导社会舆论。

   建言加强新闻制度建设

   编辑部进京办报

  2004年1月,根据“12·23”事故处理现场情况,报社向集团公司专门提交报告,建议要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和加强新闻应急培训,得到集团公司采纳。当年4月,集团公司首次确定新闻发言人。

  2004年4月,中国石油报社编辑部进京办报。

   2005年-2006年

  国际化进程加快

  2005年10月,中国石油旗下全资子公司中油国际以41.8亿美元成功收购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

   “资源、市场、国际化”

  “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资源、市场、国际化”三大战略,努力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资源是基础,市场是导向,国际化是手段。

  2006年,中国石油适时提出“东部硬稳定,西部快发展”的新战略。

   海外设立记者站

  2005年,本报开始建立海外记者站。1月,第一批派驻记者分别前往哈萨克斯坦、苏丹、委内瑞拉项目。

  5月,本报一版刊登通讯《冲破禁锢解放磨溪》。集团公司领导批示,这是一篇令人振奋和鼓舞的报道,并推荐给油气田的主要领导。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就此专门召开钻井提速磨溪经验交流会。

   “冲金”工程获突破

  2006年,本报企业重大成就报道获中国新闻奖,“创名”工程稳固实施。

 

 

   2007年-2008年

  海外合作再结硕果

  2007年2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苏丹并到中国石油企业考察。

  2007年7月,胡锦涛与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共同签署《中土关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联合声明》,并出席“两国阿姆河右岸油气田产量分成协议”和“中国向土库曼斯坦购买天然气协议”的签字仪式。

   成功保障奥运

  2008年,中国石油高举“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大旗,五大气区三管齐下,保障奥运期间安全平稳供气。

   特刊报道海外受好评

  2007年2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苏丹并到中石油企业考察,本报派记者现场采访,并专门策划推出特刊报道,报纸随高访团专机首次发行到海外,受到好评。

   《金秋周刊》受欢迎

  2008年1月,创办《金秋周刊》,向集团公司40多万名离退休职工赠阅,成为集团公司联系离退休老同志的重要平台和纽带,老石油评价:“看不够,不够看。”

 

 

   2009年-2010年

  中亚管道建成通气

  2009年12月,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元首为中亚管道通气共同开启阀门。

   上海世博石油风采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5月1日至10月31日举行。此次世博会是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石油馆成为世博会最热门的主题馆之一,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影响。

   报纸发行集订分送

  2009年,习近平同志到集团公司总部考察时,对本报“石油榜样”系列报道表示赞许,专门指示“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树立好的典型”。

  2009年,在集团公司党组支持下,《中国石油报》实行集订分送。

   世博会报道受嘉奖

  2010年,组织举办“都市媒体高层论坛”,进行世博会系列专题报道,引入报纸视觉设计理念策划推出“上海世博特刊”,受到集团公司领导、专家、读者好评。报社被授予世博会杰出贡献奖。

 

 

   2011年-2012年

  高质量建成“海外大庆”

  2011年,集团公司海外油气作业产量当量超过1亿吨,权益油气产量当量达到5170万吨,高质量建成“海外大庆”。

   科学管理上水平

  集团公司2012年领导干部会议提出,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管控水平,促进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提升发展质量效益,进一步推动“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实施,更好地保增长、保供应、保稳定。

   国际化视野办报受好评

  2011年,本报刊发的《走出去之路》等一系列关于中石油发展海外业务的报道,引起中央领导及集团公司的关注和好评。

  6月中旬,胡锦涛访问哈萨克斯坦出席上合组织峰会,本报推出4期专题报道和1期特刊,得到高访团成员高度评价。6月底,本报启动“海外创业万里行”新闻行动。

   主流、全媒体、国际化

  2012年,提出打造“主流、全媒体、国际化”的石油新闻信息传播体系。

  2012年12月,本报在国资委新闻中心、央企媒体联盟成立暨首届央企报刊工作会议上,作主题发言介绍典型经验。

 

 

   2013年-2014年

  一带一路主力军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石油成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主力军和排头兵。

   积极应对低油价

  2014年,国际油价呈断崖式下跌后,中国石油收入、利润明显下降。面对冲击,中国石油打响积极应对低油价、稳增长的攻坚战,调结构、控投资、减成本,加快推进质量效益发展。

   特殊敏感时期

   发挥特殊作用

  2013年8月底以来的两年多时间,本报在特殊敏感时期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以准确、稳妥、适当的报道并通过相关社会媒体传递信息,对内用中央精神统一百万石油员工思想,稳定队伍,对外树立中石油大局稳定的正面形象,有效引导了社会舆论。时任国资委党委书记张毅和集团公司主要领导多次肯定:“中国石油报在特殊敏感时期发挥了特殊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带一路万里行

  2014年9月,启动“一带一路能源之路万里行”全媒体新闻行动。

 

 

   2015年-2016年

  重塑良好形象

   推进稳健发展

  2015年7月,中国石油集团党组决定,利用一年时间,在全系统开展以“弘扬光荣传统、重塑良好形象”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

   加强党的建设

   弘扬石油精神

  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大庆就是全国的标杆和旗帜,大庆精神激励着工业战线广大干部群众奋发有为。”

  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做出大力弘扬“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的批示,在石油系统产生强烈反响。

  7月,集团公司在大庆召开领导干部会议。会议主题为“加强党的建设,弘扬石油精神,为实现公司战略目标提供坚强保证”。

   重塑形象专刊受好评

  2015年8月开始,本报开展重塑良好形象纵深行,推出9期“重塑形象”专刊,刊发形象九评等系列报道,在集团公司上下引起广泛反响。

   再推提质增效和石油精神专刊

  2016年3月开始,深入做好重塑良好形象的报道,连续推出17期“提质增效”专刊和2期“石油精神”特刊。

  报社探索实施的《企事业单位全员量化规范管理体系创新实践》获得全国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

 

石油壹号网
http://weibo.com/oilone/
本期调查 热词奥迪 巴西汽车 绿色建筑

真的假的?奥迪用二氧化碳和水造出柴油


0人
0人

真的假的?奥迪用二氧化碳和水造出柴油[全文]
客户热线:010-83686528 传真:010-83686528-8003
  投稿邮箱:news@oilone.cn
Copyright 2012 oilon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石油壹号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3385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532号
未经石油壹号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